Social Media Account

SEKOLAH HARAPAN BANGSA

Keep in Touch & Follow
Juli 14, 2022

2、3岁学习力强,在家可以玩什么?

2岁开始是语言发展爆炸的时期,爸爸妈妈会发现这年纪的孩子,成长得好快,不但听得懂人话,还很有想法,学习力強,因此,用心的爸妈就会开始思考,究竟该陪这年纪的孩子玩什么呢? 我们整理出12个游戏,是针对2、3岁孩子该有的发展而设计,防疫在家不妨试试。 一、一起玩「情绪游戏」: 2、3岁常被称为是trouble two,原因是总是莫名发脾气、哭脑,令人捉摸不清到底在生气什么,这是因为这年纪已有自己的想法,想要独立,但又无法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,因此,陪这年纪孩子玩情绪游戏是相当重要的。 可以怎么玩呢?除了在阅读绘本时,让孩子配合图片,认识情绪表情外,可以跟孩子玩模仿不同的表情,例如「生气是什么表情呢?」「你都怎么嚇一跳?」多练习不同情绪的表现,有助于孩子在尽快学会正确的表达情绪,也有助于情绪控制。 二、一起玩「表达游戏」: 表达能力越好的孩子,爸妈会觉得trouble two时期越快度过,这是因为孩子有能力让大人知道他的想法,所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很重要。练表达不是让孩子多说话就好,而是要说的有逻辑、有组织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着孩子用说的方式写日记,不过因为现在多只能待在家里,生活没什么变化,因此可以跟孩子一起创造故事,故事接龙,例如可以问问孩子,如果有一天可以去玩,你想要去哪里呢?接着引导孩子思考在那个场所会看到、听到、闻到什么……,由于孩子现实与想像常分不清,可能故事会很跳tone,没关系,大人可以从中引导,完成一篇有趣的故事吧! 三、一起玩「益智游戏」: 2、3岁孩子在认知发展中,最具指标的就是形壮、颜色、数量、大小……等的学习,在会说出正确名称之前,最重要的是能分类配对。例如在教孩子红色时,可以请孩子找找看家里哪里还有红色的物品呢?放到红色的色纸上,形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,设计成游戏,就是在地上放三种颜色的色纸,看看孩子能不能在数到十前,找到相同颜色的物品放到色纸上,就达成任务咯! 四、一起玩「数感游戏」: 这年纪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数数,认识数字并且与数量的概念结合,最简单方便的玩法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玩数字手指谣,例如: 一根手指头 一根手指头 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 二根手指头 变呀变呀变成兔子三根手指头 三根手指头 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 四根手指头 变呀变呀变成螃蟹走五根手指头 五根手指头 变呀变呀变成小鸟飞……1是什么1,铅笔12是什么2,鸭子23是什么3,耳朵34是什么4,帆船45是什么5,钩钩5…… 五、一起玩「协调游戏」: 球类游戏是最好的手眼协调运动,但在家不能玩球怎么办?沒关系,可以玩纸球。首先找出不要的纸,请孩子跟着一起揉成纸球,这样的活动还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部小肌肉唷!跟大人比比看,看谁揉的纸球最圆、最小。接着利用洗衣篮或水桶,距离1公尺远,请孩子喂菜篮怪兽吃球球食物,看看能喂多少顆呢? […]
Juni 1, 2022

幼儿学书法,只为训练专注力

书法——影响学习原动力:好奇心,也就是求知欲。这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品质之一。 之二就是自信心。之三就是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与耐力。 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,始终要求专注、写好每一个字,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,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。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,无数事例证实,学习过书法的孩子,在理解能力,接受能力,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,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。 许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调皮,静不下来,不利于文化课的学习和写作业。但是当他去学习书法之后这一切都会得到改善。因为学习书法需要全身心地投入,需要大脑、眼睛、手脚的配合,写字能让他整个人安静下来专注做一件事。 书法的练习是一个动态系统,要求始终专注,写好每一个字,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,既可开发智力,又能提高协调性。
April 1, 2022

清明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

清明节(别称:踏青节,英文名:Tomb-Sweeping Day)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,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,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。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,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、悼念先烈的活动。清明时分,天气转暖,草木复萌,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、放风筝、欣赏春光,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”踏青节”。 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,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。每年一到清明节,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,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,纪念战斗英雄。民间有踏青郊游、扫墓祭祖等风俗。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除了中国,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,比如越南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。
Februari 1, 2022

元宵节(中国传统节日)

元宵节,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根据道教“三元”的说法,正月十五又称为“上元节”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。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,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。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,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,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。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,唐朝时佛教大兴,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“燃灯供佛”,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,从唐代起,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、吃汤圆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。此外,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、舞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