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端与初同义,五与午相通。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为午月,故初五作端
午。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,宰相宋建议要避讳,就把“端五”改为“端午”,此后,
“端五”就改称为“端午”了。
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,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。关于其由来,说法不一,其中
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。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,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“诗人
节”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战国时代,楚秦争霸,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,他主张
举贤任能,富国强兵,联齐抗秦。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、上官大夫靳尚
等保守派的反对,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,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。但屈原
矢志不改,“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!”没有放弃对未来道路的探索,“路漫
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秦国接连攻占了楚国 8 座城池,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
秦国议和。屈原识破了秦王的阴谋,冒死进宫陈述利害,楚怀王不但不听,反而将屈
原逐出楚国都城郢。楚怀王如期赴会,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,楚怀王羞悔交加,忧
郁成疾,3 年后客死秦国。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,秦王派兵攻打楚国,顷襄王仓惶
撤离京城,秦兵攻占郢都。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,在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沅、
湘流域途中,终日忧愁,常常独自徘徊江边。一天,一位在江边垂钓的渔夫问屈原为
什么如此失意落魄,他叹
气道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”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,写下
了《离骚》、《九章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杰作。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
攻破的噩耗后,屈原仰天长叹不已,在写下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入激流滚滚
的汨罗江。这一天,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。“既莫足与为美政兮,吾将从彭咸之所
居。”(《离骚》)屈原以死来坚持自己的理想,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
章。
到宋代,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,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“端午节”,谕令各地
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,以纪念屈原。宋人梅尧臣在《五月五日》诗中
吟道:“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未泯生前恨,而追没后
踪。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。”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《巳酉端午》吊屈原诗:“风雨
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”表达了诗人们对
屈原的同情与悼念之情。
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:
在我国江苏、上海、浙江一带,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。伍子
胥,名员,楚国人,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,乃投奔吴国,助吴王阖闾伐楚,五战而攻
入楚都郢。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平王墓,鞭尸三百,以报杀父兄之仇。阖闾为越王
勾践战败,受伤而死,子夫差继位,立志报仇。吴军士气高昂,百战百胜,越军大
败,勾践请和,夫差许之。子胥建议,应彻底消灭越国,夫差不听。吴太宰受越贿
赂,谗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赐子胥“历镂”剑,令其自刎。子胥本为忠良,视死如
归,死前交代邻舍人:“我死后,请挖出我的眼睛,悬挂在东门上,我要亲眼看着越国
军队入城灭吴!”说罢,自刎而死。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,大怒,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
皮革中,于五月初五日投入大江。伍子胥含冤死后,“后世遂划龙舟,作救伍员状”。
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“波涛之神”。这样,在江浙一带,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
子。
在浙江的东部地区,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。据史书记
载,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。年仅 14 岁的曹娥,沿江号
哭,昼夜不停。过了 17 天,在五月初五日这一天,曹娥也投入江中。又过了 5 日,曹
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,浮出江面。此事传到县府,县令为之作文立碑,以颂扬她的
孝行。在今浙江绍兴,尚存曹娥之墓,现存曹娥碑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书。后人为纪
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,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,曹
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。
在浙江,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。而龙舟竞渡活动,被认为是为了
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、打败吴国的历史。勾践战败被俘后,在吴国过了 3 年忍辱含
垢的生活,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,被放回越国。回国后,勾践卧薪尝胆,立志雪
耻,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,开始操练。数年后,终于一举消灭吴国。后人为昭彰
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,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,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
竞渡,以示纪念。
虽然说法比较多,但时至今日,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
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。他胸怀祖国、心忧天下、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,激励着一代又
一代华夏儿女,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。同时,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一年
一度的“卫生防疫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打扫庭院、悬白艾、饮雄黄酒。节日期间,
同学们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,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、体
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,强健体魄,娱乐身心,提高科学意识。(来源:《我们的节
日》)
WhatsApp us